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孔子_奴隶社会...(202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gong2022 2024-04-15 12:25:19 0




摘要:  

原标题: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孟子



战...


原标题: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2.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 永乐大典

明永乐年间编成的一部类书。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主持,召集147位文臣着手编纂,翌年11月编成《文献太成》。永乐三年 (1405年),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解缙共同主持,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 2180人重新编纂。乐七年(1409年)完成,是为《大典》的正本,又称《永乐钞本》。《大典》收书8000多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经史子集百家之言以及天文地志、人事名物、农业手工业科学、古典文学戏文杂剧、僧道典籍等无所不包,成为后世辑佚逸书的资料宝库。清末毁于战乱,现存世量较少。

4.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这部书中,康有为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春 秋》公羊派的学说,宣称人类社会必然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演变发展,愈变愈进步,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作“六经”的目的是“托古改制”。意在向人们宣传他自己的变法是遵循孔子的“道统”,合乎“圣人之道'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挠。

5.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

6.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简答

1. 如何看待夏代和夏文化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

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五百多年时间。

2. 《清帝逊位诏书》的主要内容、作用

《清帝逊位诏书》背景: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内部开始有了分歧,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等北洋势力后,两方都有心议和,在双方互相妥协之下最终清帝下诏退位,而民国革命党人同意优待前清皇室以及满蒙回藏各族。

《清帝逊位诏书》主要内容:1清政府皇权合法权利转交给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为“共和立宪”政体,2.民国政府保证退位皇室优待条件,保证皇室仍在紫禁城居住。3.五族统一,满族汉族蒙族回族藏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中华民国,防止民族分裂行为。4.强调从民心、顺天命,天命归属于中华民国,仍然运用中国古典政权的天命学说。

清帝逊位诏书意义:

第一,维护当时国家统一、阻止了南方革命政权的种族盲目排满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

第二,中国古代封建政治王权递交给中华民国立宪共和政体。清廷这一做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整个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取缔。这样一种主动的逊位也体现了中国现代立国之宪法所倡导的和平的宪法价值,体现对个人自由,财产权利的重视。

第三,清政府帝制逊位于共和政体,既不是革命党,也不是袁世凯。从这个角度看,逊位诏书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

第五,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深化民主共和观念意识。

3. 宋代的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多部,宋代与中南半岛、南海诸国、大食诸国、西亚诸国的贸易比前代更为红火,与高丽、日本的来往也比前更为密切,高丽和日本都辟有专门对宋贸易的港口。

(2)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比前代更多。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由于品类繁多,为便于征税就把进口货物分为粗色。

(3)宋代贸易港口更多,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政府正式修定“广州市舶条(法)”,委官推行,并援用于各市舶司。

(4)宋代海外贸易的规模更大,经营者身份更复杂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

宋代海外商业贸易繁荣的原因:

(1)从地理条件看。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朝与海外的陆路联系,于是东南方的海路就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海路贸易因而更加兴盛。

(2)从国际环境看。十字军东征、 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活跃的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从国内环境看。宋代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加上南方优越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及南方人经济观念受传统束缚相对较轻,有利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了,稻、麦、茶、桑、甘蔗的种植更为普遍,产量很高,并成为出口产品,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手工业部门]如制瓷业、纺织业、矿冶业、金属制造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大量出版成为可能。这些都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新货源。

(4)从政府政策看。宋朝受辽、金的威胁逐渐退缩到东南一隅:政府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岁币”,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因而更加重视海外贸易。进一步完善了建于唐代的市舶机构,而且疏浚海港,增辟口岸,制定条例,积极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同时,积极支持华商出海贸易。北宋中朝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全年收入的很大比重。

(5)从技术条件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的另-重要原因。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调节航向,船板厚,船舱密隔。载重量之大,抗风涛性能之佳,处于当时世界 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 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4. 抗战初期中共党内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5. 清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6.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意义

三、论述

1. 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过程,以及对唐后期政局的影响

2. 湘、淮军的建立、作用,从中看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变化

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随着清王朝中央政府实力衰弱,地方利益被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其他势力过多地侵害,地方士绅阶层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于是,地方就出现了为了自卫而军事、财政独立化的倾向,团练应运而生。

湘军建立: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在家乡湖南组建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作战。结果被太平军打的大败。痛定思痛,曾国藩吸取经验,发现太平军的种种优势和团练组织的存在种种弊端,决定效法戚继光,组建一支新型的地方军队,这就是湘军的前身。

淮军建立:“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向上海进军,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 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国侵略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湘军淮军建立的目的主要是对抗太平军,湘军在初期也不过是一支地方自卫武装力量。后来湘军淮军走向全国,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这样湘军就成为维系清王朝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湘军淮军虽然是团练,但不是受清王朝直接指挥的经制之师,而是曾国藩、李鸿章一手创立的私人地方武装力量,兵为将有,同乡亲族将兵以及湘军军饷自筹等特点意味着湘军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

从中央地方关系看湘淮军:

1.稳定的清王朝遭遇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巨大危机的背后巨大的阴影,随着地方势力的抬头与官僚阶层内部的分化,清王朝的统治基础被地方势力所蚕食而逐渐萎缩,统治危机正在逐步扩大。

2.清王朝中央政府实力衰弱,地方利益被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其他势力过多地侵害,地方士绅阶层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地方就出现了为了自卫而军事、财政独立化的倾向。

3.清王朝对汉人士绅自行组建团练这种地方武装力量怀有戒心,但是此时的清王朝正忙于同太平军作战,根本无暇顾及也无力顾及地方,因此,只能放任地方进行自救。

随着地方武装力量的增强,清王朝开始越来越担忧,迫切希望对地方武装力量加以控制,于是任命各省在籍官僚负责办理地方团练,加强对地方武装力量的监督与管控,这就是团练大臣的由来。

地方军事化的出现改变了清王朝地方的统治秩序,扩大了地方士绅阶层的权力。团练等地方武装力量的日益强大打破了均衡关系,使非官方的地方控制系统日益重要起来,清王朝对地方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日益下降。地方武装力量的扩张,清王朝中央军权的下移,地方上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局面。

总结:

清王朝的根本制度,即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地方督抚所破坏。清王朝对各省军政事务起不了任何决定性作用,对地方的彻底失去控制。清王朝的外重内轻的特殊局面就此形成。

3. “大跃进”历史背景,失败的原因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本帐的主要指标过高,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进”的主要步骤。会议还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这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1958 年9、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会议通过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要求农业在12年内实现一个伟大的跃进,首次吹响了农业“大跃进”的号角。紧接着在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和积肥运动。随后,又不断地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

1958年8月以后,“大跃进”的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用最大的努力,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即比1957年的产量535万吨增加一倍而奋斗,这个决定和号召,把工业“大跃进”推向了高潮,于是以“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掀起。

“大跃进”运动不但没有加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相反却极大破坏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直接的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大跃进”运动所以导致失败,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大跃进”运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具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次,“大跃进”运动说明企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合实际的。再次,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和协调发展。

4.

“清承明制”的看法,举例分析

“清承明制”是清朝政治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上新旧政权嬗替之际,为保证国家机器迅速恢复运转、发挥其统治效力,新王朝往往继承或沿袭前一朝代的政治体制,并根据需要逐渐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像清朝的许多制度就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这被称为“清承明制”(也称“清沿明制”)。

一、“清承明制”体现了满族统治者意识到广泛吸收汉文化的重要性。早在清入关前,由于政治需要,满族最高统治者皇太极就意识到广泛吸收汉文化的重要性。

清入关前,满族中央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政诸王大臣会议”,由皇室中位高权重的诸亲王、郡王共同决定军国大事。然而此种血缘纽带组织而成的权力核心,随着清统治区域的逐渐扩大,已不能适应新的统治形势。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照仿明制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内三院是按“参汉酌金”原则而设立的中央中枢机构,既承袭明代翰林院、内阁体制而又有所区别。此后,皇太极从满族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统治模式,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如首开遵孔祭孔之端,接受传统的思想文化,同时又敕建关帝庙,倡导忠义,向满族社会进行儒家思想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还反复强调治国之制要“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天聪朝臣工奏议》),并加以改造,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特别是在社会习惯和风俗方面做到令行禁止,从而加快了满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入关后,多尔衮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清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在皇位继承制方面,清初,康熙曾沿袭明朝嫡长子继承制。雍正帝继位后,鉴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种种弊端,又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这是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的一次重大革新,成功解决了储权问题。

二、从清代官制看“清承明制”的特点

当然,清朝的制度也并非完全照抄明代,例如清代的官职在明代的基础上多有创新。这主要表现在:(1)仿明制设六部,但又不同于明代六部。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执行皇帝的指令。皇太极所设六部与明制有所不同,六部虽直属皇太极本人,却由八旗贝勒管理六部事务,具有旗政合一的性质。与明制不同,清六部实行满汉复职制,每部设满、汉尚书各一人。这是清代在沿袭明制六部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出清“满汉一体”的治国方针。(2)明朝设都察院,以“纠劾百司”。皇太极仿明制亦设都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构。上自皇帝、诸王、贝勒,下至各部文武官员,都察院都有权进行纠察弹劾。除都察院外,具监察之权的还有六科给事中。明代给事中负责补缺拾遗、稽查六部百司等。清初沿袭明制,亦设六科给事中。雍正时,鉴于明朝六科以言官身份干预朝政之弊端,将其隶属于都察院,时称“台省合一”。“台省合一”在削弱给事中权力同时扩大了都察院的职权,有助于强化皇权。(3)明朝设宗人府管理皇族事务。顺治九年(1652),清朝亦设宗人府,由宗室亲王或郡王担任首领(宗令)。除宗人府外,清朝又设立内务府,专门负责管理皇帝家庭的日常生活。内务府为清代独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务府之设,不仅减少皇宫中的太监数量,更在预防太监违制干政。它对皇权加强亦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清代地方官制也大体沿袭明制,但也是在明制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总之,清朝是在明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体系。清政权承袭明朝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从而创立独具清代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清承明制,使清政权在入关前即吸收了明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大大加快了其发展步伐;入关后使其取得了前明官员士绅对新政权的广大支持,对稳定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清代官制大体沿用明制。

2020中央民族大学652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2.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 永乐大典

明永乐年间编成的一部类书。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主持,召集147位文臣着手编纂,翌年11月编成《文献太成》。永乐三年 (1405年),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解缙共同主持,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 2180人重新编纂。乐七年(1409年)完成,是为《大典》的正本,又称《永乐钞本》。《大典》收书8000多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经史子集百家之言以及天文地志、人事名物、农业手工业科学、古典文学戏文杂剧、僧道典籍等无所不包,成为后世辑佚逸书的资料宝库。清末毁于战乱,现存世量较少。

4.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这部书中,康有为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春 秋》公羊派的学说,宣称人类社会必然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演变发展,愈变愈进步,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作“六经”的目的是“托古改制”。意在向人们宣传他自己的变法是遵循孔子的“道统”,合乎“圣人之道'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挠。

5.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

6.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简答

1. 如何看待夏代和夏文化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

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五百多年时间。

2. 《清帝逊位诏书》的主要内容、作用

《清帝逊位诏书》背景: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内部开始有了分歧,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等北洋势力后,两方都有心议和,在双方互相妥协之下最终清帝下诏退位,而民国革命党人同意优待前清皇室以及满蒙回藏各族。

《清帝逊位诏书》主要内容:1清政府皇权合法权利转交给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为“共和立宪”政体,2.民国政府保证退位皇室优待条件,保证皇室仍在紫禁城居住。3.五族统一,满族汉族蒙族回族藏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中华民国,防止民族分裂行为。4.强调从民心、顺天命,天命归属于中华民国,仍然运用中国古典政权的天命学说。

清帝逊位诏书意义:

第一,维护当时国家统一、阻止了南方革命政权的种族盲目排满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

第二,中国古代封建政治王权递交给中华民国立宪共和政体。清廷这一做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整个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取缔。这样一种主动的逊位也体现了中国现代立国之宪法所倡导的和平的宪法价值,体现对个人自由,财产权利的重视。

第三,清政府帝制逊位于共和政体,既不是革命党,也不是袁世凯。从这个角度看,逊位诏书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

第五,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深化民主共和观念意识。

3. 宋代的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多部,宋代与中南半岛、南海诸国、大食诸国、西亚诸国的贸易比前代更为红火,与高丽、日本的来往也比前更为密切,高丽和日本都辟有专门对宋贸易的港口。

(2)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比前代更多。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由于品类繁多,为便于征税就把进口货物分为粗色。

(3)宋代贸易港口更多,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政府正式修定“广州市舶条(法)”,委官推行,并援用于各市舶司。

(4)宋代海外贸易的规模更大,经营者身份更复杂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

宋代海外商业贸易繁荣的原因:

(1)从地理条件看。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朝与海外的陆路联系,于是东南方的海路就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海路贸易因而更加兴盛。

(2)从国际环境看。十字军东征、 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活跃的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从国内环境看。宋代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加上南方优越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及南方人经济观念受传统束缚相对较轻,有利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了,稻、麦、茶、桑、甘蔗的种植更为普遍,产量很高,并成为出口产品,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手工业部门]如制瓷业、纺织业、矿冶业、金属制造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大量出版成为可能。这些都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新货源。

(4)从政府政策看。宋朝受辽、金的威胁逐渐退缩到东南一隅:政府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岁币”,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因而更加重视海外贸易。进一步完善了建于唐代的市舶机构,而且疏浚海港,增辟口岸,制定条例,积极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同时,积极支持华商出海贸易。北宋中朝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全年收入的很大比重。

(5)从技术条件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的另-重要原因。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调节航向,船板厚,船舱密隔。载重量之大,抗风涛性能之佳,处于当时世界 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 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4. 抗战初期中共党内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5. 清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6.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意义

三、论述

1. 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过程,以及对唐后期政局的影响

2. 湘、淮军的建立、作用,从中看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变化

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随着清王朝中央政府实力衰弱,地方利益被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其他势力过多地侵害,地方士绅阶层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于是,地方就出现了为了自卫而军事、财政独立化的倾向,团练应运而生。

湘军建立: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在家乡湖南组建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作战。结果被太平军打的大败。痛定思痛,曾国藩吸取经验,发现太平军的种种优势和团练组织的存在种种弊端,决定效法戚继光,组建一支新型的地方军队,这就是湘军的前身。

淮军建立:“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向上海进军,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 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国侵略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湘军淮军建立的目的主要是对抗太平军,湘军在初期也不过是一支地方自卫武装力量。后来湘军淮军走向全国,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这样湘军就成为维系清王朝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湘军淮军虽然是团练,但不是受清王朝直接指挥的经制之师,而是曾国藩、李鸿章一手创立的私人地方武装力量,兵为将有,同乡亲族将兵以及湘军军饷自筹等特点意味着湘军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

从中央地方关系看湘淮军:

1.稳定的清王朝遭遇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巨大危机的背后巨大的阴影,随着地方势力的抬头与官僚阶层内部的分化,清王朝的统治基础被地方势力所蚕食而逐渐萎缩,统治危机正在逐步扩大。

2.清王朝中央政府实力衰弱,地方利益被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其他势力过多地侵害,地方士绅阶层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地方就出现了为了自卫而军事、财政独立化的倾向。

3.清王朝对汉人士绅自行组建团练这种地方武装力量怀有戒心,但是此时的清王朝正忙于同太平军作战,根本无暇顾及也无力顾及地方,因此,只能放任地方进行自救。

随着地方武装力量的增强,清王朝开始越来越担忧,迫切希望对地方武装力量加以控制,于是任命各省在籍官僚负责办理地方团练,加强对地方武装力量的监督与管控,这就是团练大臣的由来。

地方军事化的出现改变了清王朝地方的统治秩序,扩大了地方士绅阶层的权力。团练等地方武装力量的日益强大打破了均衡关系,使非官方的地方控制系统日益重要起来,清王朝对地方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日益下降。地方武装力量的扩张,清王朝中央军权的下移,地方上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局面。

总结:

清王朝的根本制度,即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地方督抚所破坏。清王朝对各省军政事务起不了任何决定性作用,对地方的彻底失去控制。清王朝的外重内轻的特殊局面就此形成。

3. “大跃进”历史背景,失败的原因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本帐的主要指标过高,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进”的主要步骤。会议还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这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1958 年9、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会议通过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要求农业在12年内实现一个伟大的跃进,首次吹响了农业“大跃进”的号角。紧接着在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和积肥运动。随后,又不断地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

1958年8月以后,“大跃进”的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用最大的努力,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即比1957年的产量535万吨增加一倍而奋斗,这个决定和号召,把工业“大跃进”推向了高潮,于是以“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掀起。

“大跃进”运动不但没有加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相反却极大破坏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直接的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大跃进”运动所以导致失败,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大跃进”运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具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次,“大跃进”运动说明企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合实际的。再次,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和协调发展。

4. “清承明制”的看法,举例分析

“清承明制”是清朝政治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上新旧政权嬗替之际,为保证国家机器迅速恢复运转、发挥其统治效力,新王朝往往继承或沿袭前一朝代的政治体制,并根据需要逐渐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像清朝的许多制度就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这被称为“清承明制”(也称“清沿明制”)。

一、“清承明制”体现了满族统治者意识到广泛吸收汉文化的重要性。早在清入关前,由于政治需要,满族最高统治者皇太极就意识到广泛吸收汉文化的重要性。

清入关前,满族中央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政诸王大臣会议”,由皇室中位高权重的诸亲王、郡王共同决定军国大事。然而此种血缘纽带组织而成的权力核心,随着清统治区域的逐渐扩大,已不能适应新的统治形势。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照仿明制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内三院是按“参汉酌金”原则而设立的中央中枢机构,既承袭明代翰林院、内阁体制而又有所区别。此后,皇太极从满族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统治模式,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如首开遵孔祭孔之端,接受传统的思想文化,同时又敕建关帝庙,倡导忠义,向满族社会进行儒家思想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还反复强调治国之制要“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天聪朝臣工奏议》),并加以改造,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特别是在社会习惯和风俗方面做到令行禁止,从而加快了满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入关后,多尔衮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清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在皇位继承制方面,清初,康熙曾沿袭明朝嫡长子继承制。雍正帝继位后,鉴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种种弊端,又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这是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的一次重大革新,成功解决了储权问题。

二、从清代官制看“清承明制”的特点

当然,清朝的制度也并非完全照抄明代,例如清代的官职在明代的基础上多有创新。这主要表现在:(1)仿明制设六部,但又不同于明代六部。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执行皇帝的指令。皇太极所设六部与明制有所不同,六部虽直属皇太极本人,却由八旗贝勒管理六部事务,具有旗政合一的性质。与明制不同,清六部实行满汉复职制,每部设满、汉尚书各一人。这是清代在沿袭明制六部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出清“满汉一体”的治国方针。(2)明朝设都察院,以“纠劾百司”。皇太极仿明制亦设都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构。上自皇帝、诸王、贝勒,下至各部文武官员,都察院都有权进行纠察弹劾。除都察院外,具监察之权的还有六科给事中。明代给事中负责补缺拾遗、稽查六部百司等。清初沿袭明制,亦设六科给事中。雍正时,鉴于明朝六科以言官身份干预朝政之弊端,将其隶属于都察院,时称“台省合一”。“台省合一”在削弱给事中权力同时扩大了都察院的职权,有助于强化皇权。(3)明朝设宗人府管理皇族事务。顺治九年(1652),清朝亦设宗人府,由宗室亲王或郡王担任首领(宗令)。除宗人府外,清朝又设立内务府,专门负责管理皇帝家庭的日常生活。内务府为清代独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务府之设,不仅减少皇宫中的太监数量,更在预防太监违制干政。它对皇权加强亦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清代地方官制也大体沿袭明制,但也是在明制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总之,清朝是在明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体系。清政权承袭明朝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从而创立独具清代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清承明制,使清政权在入关前即吸收了明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大大加快了其发展步伐;入关后使其取得了前明官员士绅对新政权的广大支持,对稳定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清代官制大体沿用明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