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首师大768741论述)明清时期戏曲舞蹈的艺术特色(2022首师大高考分数线)

gong2022 2024-04-14 13:06:18 0




摘要:  大帽子……



一、宫廷舞蹈的严格程式

戏曲舞蹈最突出的特点是程式性,“程式”是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严格规范的表演套路和法式。程式的出现,是艺术形式充分成...



大帽子……

一、宫廷舞蹈的严格程式
戏曲舞蹈最突出的特点是程式性,“程式”是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严格规范的表演套路和法式。程式的出现,是艺术形式充分成熟和定型的标志。宋代宫廷的“队舞”和“大曲歌舞”、元代的“乐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程式性质。戏曲舞蹈的程式更为严格规范。如武戏中敌我双方的打斗、接应、追赶等,都按照固定的套路和身段动作来完成。宋代宫廷舞蹈的表演程式,为戏曲提供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式样。戏曲舞蹈的表演程式是对宫廷舞蹈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程式进行继承、完善和强化的结果。此外,戏曲程式中具有人物行当的鲜明特征,人物性格的千差万别也就决定了戏曲的程式不死、运用灵活、变不逾矩的特点。

二、民间舞蹈的风格样式
明代“性灵文艺”思潮呼唤着自然率真的情性,家常人情、市井生活成为艺术反映的对象。戏曲以人们所喜好的歌舞形式表现现实生活,促成了戏曲观众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决定和限制了戏曲身段的舞蹈风格戏曲。因此,明清戏曲舞蹈吸收了许多民间舞蹈成份,甚至直接将民间舞蹈放在剧情中展示。如《赛娇容》表演的是载歌载舞的民间歌舞《十二月采茶》。民间舞蹈发之自然,不假文饰,清新、活泼、充满生机,感染力强。大量的采用民间舞蹈素材,是明清戏曲舞蹈防止自身血脉干涸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文人艺术的意趣旨归
戏曲艺术在文人积极的参与下逐步发展完善。其原因有:首先,元代蒙古族的统治,使汉族文人读书做官的梦想破碎,而满腹才学和不平之气将他们推入了伎乐之伍。一些文人的诗文作品中出现了戏剧的专论以及相关著述;其次,封建士大夫对戏曲的狂热,在明末清初时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他们的艺术主张、审美倾向、兴趣爱好,在戏曲中得到体现。比如,戏曲舞台利用“走圆场”虚拟跋山涉水、千里之行。“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的虚拟象征表现随处可见。

四、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戏曲舞蹈作为中国舞蹈的一种新形式独具特色,不仅继承了两千年的舞蹈传统,而且发扬光大了传统舞蹈精神。

1.舞蹈风格塑造人物行当
首先,戏曲舞蹈继承发展了传统舞蹈按阴柔、阳刚的划分。戏曲舞蹈将传统的“文舞、软舞”和“武舞、健舞”的风格化技艺融汇在人物塑造的唱、念、做、打的表演中,从而塑造出行当专属的人物性格。比如“旦角”的舞姿柔美端庄,“净”角的动作造型顿挫鲜明,线条粗犷,气度恢弘。

2.圆、曲线美
其次,戏曲舞蹈继承发展了传统舞蹈的“划圆”原理。从小手位到大舞姿都讲究循弧蹈圆,“提襟”、“山膀”、“顺风旗”、“晃手”、“云手”、“小五花”等,都规范在“划圆”原则中。有运动路线圆、动态造型圆、动作结构圆的三圆要求。“亮相”,每一个“亮相动作”都包含起、行、顿、止四个环节,清楚地体现着戏曲舞蹈动作结构的“起承转合”的划圆动律。

3.写意中的意向美
第三,戏曲舞蹈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舞蹈的意象表现手法。意象表现手法是一种以具象寓意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强调利用视觉形象表达“象中之意”和“象外之旨”。一方面做到“象”有尽而“意”无穷,另一方面能激发接受者“观其象而玩其辞”。比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中卧鱼闻香的场面,

舞台上并没出现真正的花,观众却能“实实在在”地闻到花香。因此,戏曲舞蹈是通过写意性的动作表达,与唱腔结合在一起完成叙事的。

4.虚拟性与程式化造型的美
戏曲舞蹈没有复杂的布景,也没有纷繁的灯光和道具,一桌两椅的布景,加之虚拟性的舞蹈动作和程式化的表演,就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场景。比如赋予物象以符号意义,如以鞭象征马,桨象征船,以红旗象征火,以绿旗象征水。许多身段动作也显示着强烈的虚拟性和象征性,如:双手举袖圆场,多象征焦急不安的心绪;不断摇动帽翅,多表示思虑重重。

综上所述,戏曲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集大成者。它将传统舞蹈的精华融进形体动态中,阴柔、阳刚的线条韵律使中国传统舞蹈“线”、“圆”的艺术达到了无以伦比的高度。其鲜明突出的意象品质,显示出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虚拟表演使舞台时空显示出高度的自由。虽程式严明,却严谨中见丰富、套路中显变化,以有限的舞蹈时空展示无限的舞台意象,为近现代舞蹈的情感表现和意象创造提供了更为精致的形式借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