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多所高校官宣“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网友吵翻了招生...(热搜榜首)

gong2022 2024-03-25 02:44:11 0




摘要:   12月12日,话题#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


12月12日,话题#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的既定规则。那么,高校“不予安排住宿”合理吗?

某高校大学生在宿舍楼下排队办理入住手续图 新华社
多所高校明确
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
记者梳理发现,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厦门大学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除外),学校不予安排住宿。
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例如,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学明确,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
也有部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湖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宿实行自愿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新生选择。
其实早在2019年,学校不再给部分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服务,就曾引起社会关注。当年,复旦大学等校就明确不为专硕生提供校内住宿,会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研究生招生持续增长
校舍扩建增速放缓
杭州一位大学老师曾向媒体介绍,这两年,因研究生扩招,学校研究生宿舍确实很紧张,所以把不少研究生都安排到了各种地方。比如安排到本科生宿舍,或者在学校旁边租公寓改造成学生宿舍提供给学生。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1年达到约118万,11年来增长一倍多。而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缓解就业压力,当年研究生招生增长20.7%。
在此之后,扩招放慢了步调,但研究生招生数量依然维持在增长状态。2023年初,《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显示,2023年考研,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总计招考761763人(不含推免及博士研究生,以下同),较2022年考研非推免招生总人数新增1024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新增2532个招生名额,增长0.9%;专业型硕士新增7713个招生名额,增长1.6%。
与研究生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舍扩建增速缓慢。
据此前报道,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建校区,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室和宿舍。201

0年后,随着高校人数饱和,高校基础建设逐渐完善,校舍建设力度也因此放缓。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应密曾分析,2000—2019年间,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平均增幅仅为3.35%,这一数据低于研究生扩招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12.60%。

大学里的晾晒风景图 中新社
宿舍资源紧张如何解决?
专家对此观点不一
高校宿舍资源紧张的矛盾最终将归往何处,如何解决?专家们对此观点不一。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曾指出,因为扩招而造成校舍不足、设施紧张等短期问题,只是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具体难点,需要各大高校通过增加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解决。妥善安排学生宿舍,高校的责任不容推卸。
变革高校住宿管理方式、部分剥离高校的住宿提供职能的解决方式也在业界有一定呼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中国高校的学生住宿还是由学校提供,普遍实行寄宿制,而这种寄宿制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不应由大学承担的责任,该剥离的迟早要剥离”。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则表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支撑并不现实,市场化又存在管理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在高校宿舍资源提供的公共性和市场化之间,寻找到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网友声音
对“不予安排住宿”政策,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觉得不提供住宿会增加学生的生活成本,如果是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不提供住宿,明摆着增加了学生生活成本,二三线城市还好,像北上广深的房租那么贵,交了房租后馒头都吃不起了。”
有人表示可以不提供宿舍,25岁左右确实可以进入社会了,但是学校要安排好配套。“比如安排在廉租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等,这样费用就很低了。”
有人认为,能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独立生活,解决住宿和社会生活问题。“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该脱离象牙塔,进入社会了。不能啥都让学校安排。”
有人说学校就只是学校,可以提供选择的自由。“其实这样挺好的,自由选择,学校只负责教学,回归学校的教育本质。而且读大学了,也成年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有人提出,住宿代表的也是一种大学生活和回忆,集体住宿是很重要的体验。“个人认为校内集体宿舍的校园生活是大学经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和上下班一样只是去学校上课,下课就出去进入社会,那无疑不是大学生活,和自学跟上网课有什么区别?”
还有人表示,不提供住宿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上课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生存,怎么才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挣够自己的生活基本费用,这一点也不违背教、学、用的基本。”
对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来留言区聊聊
综合南方日报中国新闻网九派新闻红星新闻澎湃新闻大河报等报道
(来源:北京青年报官微)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